西行漫记
一路向西,四个小时便是乌鲁木齐。
天是画片上的蓝,太阳直愣愣地晒向胳膊,毫无保留地问候远方来客。和形似回民的汉族出租车司机唠了一路嗑,很快到了酒店,之后一周习惯了每天入店的常规开包安检。
头几天总在固定地点开会转悠,满眼的高楼大厦和便装汉族,公务人员似乎都是汉族,到处都是各地餐馆,有些片刻我几乎产生了身在其他内地城市的错觉,当然各个大楼入口的安检和大部分招牌上的两种文字时不时把我拉回现实。
直到某天溜达到了著名的二道桥。
简直是像是到了中亚或者土耳其。路人个个高鼻深眼,满眼都是包着各色头巾的女性,有些甚至只见双眼。一阵强烈的不安全感瞬间袭来。大巴扎的建筑既特别又漂亮,琳琅满目的货物也颇有异域特色,客流量算不上太大。商户既有汉族,也有维族,而客人多为外地游客。逛了一下午,成果包括一把可爱的热瓦普和若干新疆玫瑰茶。
伴着各个版本恐怖故事暗涌的是看似平静但依然澎湃的不安情绪。想起大叔们讲的post conflict countries,暗想生活在这个国度还算幸福。只有懦夫才会挥刀舞向手无寸铁的平民吧,但又是怎样的诉求和悲苦,才会让人们不惜付出和平的代价兵刃相见?不敢想象。第一次新疆之行,感受与青海和甘肃大不同。
周末参团吐鲁番一日游,新疆真是地广人稀风景如画。置身交河故城和大阪城中,一时间光阴流转大漠炊烟,那是何种苍凉之美,遗憾的是导游每处只留了四十分钟,行程中还不乏不知所云的当代人造景观。中国的内宾旅行团十年如一日名副其实地保留了下下之策的特质,各位经济学家所言甚是,我国应该大力发展服务业。
待了整整十天,回程惨遭飞机晚点,回到北京碰到几个国家电视台的记者,扛着长枪短跑,也拎了整整一大包的馕。
Filed under 在路上 | Comment (0)大马与小新(之二)
计划行程时被“亚庇”搞昏了脑袋。英文地图上横竖找不到哪怕看上去近似的任何地名。精读加泛读才发现原来这是华人对沙巴首府Kota Kinabalu(直译为哥打京那峇鲁)的别称,亦称KK。思想斗争和路线比较之后,一拍脑袋决定“顺访”位于马来西亚东岛的KK。
一早出发从槟城经吉隆坡前往KK,亚航果然是名不虚传,误点改签再误点,终于在晚上八点飞抵KK。第一时间打车入住预定的hotel,然后饥饿地出去觅食。幸福的是hotel对面就是当地最popular的海鲜大排档,半夜三更的螃蟹大虾榴莲雪糕,新鲜肥美可口无比,大大地快了朵颐。几天下来吃了n斤螃蟹,常去的档口老板是位祖籍浙江的老华人,北京小妞们热情洋溢地向同胞表示了祖国人民的问候。
沙巴有全球最美的潜水点和热带雨林。可惜时间有限,只游了附近的神山(Mount Kinabalu)和海岛,以及市内的博物馆。
Hotel老板娘Judy热心地联系了旅行社的一日游,导游兼司机Joe来自当地部落。Joe告诉我们,Mount Kinabalu是中国寡妇山的意思。传说古时候下南洋讨生活的中国男子来到此处,与当地女性结合并一起生活,但若干年后这些中国男人纷纷回到中国他们的原配妻子身边,留下了许多伤心的“中国寡妇”。这故事让我想起来台湾眷村的老兵。神山海拔4,000余米,温度较山下低10度。沿途植物丰富多样,包括150余种蕨类。如画风景和宜人气候非常适合徒步,鉴于徒步需要两天并提前预约山顶住宿,时间有限,我们只能蜻蜓点水看看走走,满目奇异的植物,林中潺潺的流水,随时窜出的小动物,和雨林的芳香,令人十分享受,乐在其中。只恨词汇量不够大,一讲到植物就变身文盲,下次到雨林旅行一定寻个动植物专家同行。林中有几座吊桥,Joe说路线无法原路返回,轻度恐高的小妞我只好捏着鼻子硬着头皮向前走,吊桥在脚下摇摇晃晃咯吱咯吱,于是听见自己的灵魂在东南亚的丛林里上蹿下跳上天入地。好不容易过了三座桥,好一会儿腿终于才不抖了。还好之后安排的温泉拯救了受惊的灵魂。返程途经近年才建成的水上清真寺,忽略不计经过了。
次日游了某个海岛(疑似Sapi Island),碧海白沙美不胜收。不少人在浅海潜水看鱼,有好多nemo。附近的大蜥蜴下山来流连当地人的烧烤摊点,老板也时不时丢给牠们几块肉吃,倒也相安无事。海滩上的大多是香港中年游客。几个小妞玩了会儿水,摄影爱好者们开始摆弄相机,我则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神游了半天日近黄昏,天气转阴,便乘快艇回到KK。
离开前用半天时间高速参观了博物馆。进门大厅陈列着一副巨大无比的骨架,大家纷纷猜测是哪种恐龙时,某人发现原来是条鲸鱼。OMG! Shocking!! 博物馆不算太大,内容却十分生动,陈列包括原住民风俗文化,当地生物,以及贸易历史等等,值得一去。
海边广场附近有一溜当地集市:工艺品市场,水果海鲜市场,土产品市场等等。工艺品市场的东西还真不少,拿下土布若干条。此行的一项发现是自己对土布的偏好,此类存货见长,多样性也日渐增多。顺手买了点红毛丹,价格很是群众,味道很是甜美。周末市场则没什么特别,溜达了一圈买了一包当地的咖啡豆,转手回来送给印尼华侨。
离开时从飞机上俯看KK,蓝绿色的小岛,被暗色的珊瑚礁所环绕,深深浅浅碧蓝的海,真是造物主美丽的作品。
Filed under 在路上 | Comment (1)初夏流水账
春分前脚才走,夏至也呼啸地一闪而过。不断发生的极端事件,不由让人想起那部叫“2012”的电影,和所谓的新诺亚方舟。
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烦恼通通都该去见了鬼吧,我等庸人大概也不用日日自扰了。
难得去了趟书店,极体贴的店员很是让人受宠若惊。又抱了几本书回来,希望这次能早些看完。
最近状态很是古怪,跌宕起伏上上下下,好似重温Kotakinabalu的恐怖吊桥,全无退路只能硬着头皮一路向前。食了几颗自己种下的异果,味道虽不全是好极了,但也算些新鲜体验,认了。
看了老片“金色池塘”,老头老太太全无表演痕迹,让人印象深刻。十分温暖。又看了切丽的自传,颇有些有趣味的小片段,不管事实是如何,这位有主见的御用大律师更多地在书里体现了作为骄傲妻子的那一面。
终于送洗了冬天的厚衣服,于是穿裙子的季节又到了。
Filed under 未分类 | Commen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