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马与小新(之二)
计划行程时被“亚庇”搞昏了脑袋。英文地图上横竖找不到哪怕看上去近似的任何地名。精读加泛读才发现原来这是华人对沙巴首府Kota Kinabalu(直译为哥打京那峇鲁)的别称,亦称KK。思想斗争和路线比较之后,一拍脑袋决定“顺访”位于马来西亚东岛的KK。
一早出发从槟城经吉隆坡前往KK,亚航果然是名不虚传,误点改签再误点,终于在晚上八点飞抵KK。第一时间打车入住预定的hotel,然后饥饿地出去觅食。幸福的是hotel对面就是当地最popular的海鲜大排档,半夜三更的螃蟹大虾榴莲雪糕,新鲜肥美可口无比,大大地快了朵颐。几天下来吃了n斤螃蟹,常去的档口老板是位祖籍浙江的老华人,北京小妞们热情洋溢地向同胞表示了祖国人民的问候。
沙巴有全球最美的潜水点和热带雨林。可惜时间有限,只游了附近的神山(Mount Kinabalu)和海岛,以及市内的博物馆。
Hotel老板娘Judy热心地联系了旅行社的一日游,导游兼司机Joe来自当地部落。Joe告诉我们,Mount Kinabalu是中国寡妇山的意思。传说古时候下南洋讨生活的中国男子来到此处,与当地女性结合并一起生活,但若干年后这些中国男人纷纷回到中国他们的原配妻子身边,留下了许多伤心的“中国寡妇”。这故事让我想起来台湾眷村的老兵。神山海拔4,000余米,温度较山下低10度。沿途植物丰富多样,包括150余种蕨类。如画风景和宜人气候非常适合徒步,鉴于徒步需要两天并提前预约山顶住宿,时间有限,我们只能蜻蜓点水看看走走,满目奇异的植物,林中潺潺的流水,随时窜出的小动物,和雨林的芳香,令人十分享受,乐在其中。只恨词汇量不够大,一讲到植物就变身文盲,下次到雨林旅行一定寻个动植物专家同行。林中有几座吊桥,Joe说路线无法原路返回,轻度恐高的小妞我只好捏着鼻子硬着头皮向前走,吊桥在脚下摇摇晃晃咯吱咯吱,于是听见自己的灵魂在东南亚的丛林里上蹿下跳上天入地。好不容易过了三座桥,好一会儿腿终于才不抖了。还好之后安排的温泉拯救了受惊的灵魂。返程途经近年才建成的水上清真寺,忽略不计经过了。
次日游了某个海岛(疑似Sapi Island),碧海白沙美不胜收。不少人在浅海潜水看鱼,有好多nemo。附近的大蜥蜴下山来流连当地人的烧烤摊点,老板也时不时丢给牠们几块肉吃,倒也相安无事。海滩上的大多是香港中年游客。几个小妞玩了会儿水,摄影爱好者们开始摆弄相机,我则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神游了半天日近黄昏,天气转阴,便乘快艇回到KK。
离开前用半天时间高速参观了博物馆。进门大厅陈列着一副巨大无比的骨架,大家纷纷猜测是哪种恐龙时,某人发现原来是条鲸鱼。OMG! Shocking!! 博物馆不算太大,内容却十分生动,陈列包括原住民风俗文化,当地生物,以及贸易历史等等,值得一去。
海边广场附近有一溜当地集市:工艺品市场,水果海鲜市场,土产品市场等等。工艺品市场的东西还真不少,拿下土布若干条。此行的一项发现是自己对土布的偏好,此类存货见长,多样性也日渐增多。顺手买了点红毛丹,价格很是群众,味道很是甜美。周末市场则没什么特别,溜达了一圈买了一包当地的咖啡豆,转手回来送给印尼华侨。
离开时从飞机上俯看KK,蓝绿色的小岛,被暗色的珊瑚礁所环绕,深深浅浅碧蓝的海,真是造物主美丽的作品。
Filed under 在路上 | Comment (1)One Response to “大马与小新(之二)”
怎么这么迟才写啊?是二次游还是上次的游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