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微雲

8 10 月, 2009

也是微雲/胡適5036-12156649211

也是微雲,
也是微雲過後月光明。
只不見去年的遊伴,
只沒有當日的心情。

不願勾起相思,
不敢出門看月。
偏偏月進窗來,
害我相思一夜。”

悠长假期的成就之一是读完一本书。话说上次啃大部头的年代大概要追述回白垩纪。

聂华苓的回忆录《三生影像》,三联零八年六月出版。

被书中的老照片打动于是买了这书。然书本身确也值得一看。从三四十年代女少年的动荡故园,到五六十年代年轻母亲所处的压抑绿岛,最后到静静流淌的爱荷华河。

文字间是数十年家变国殇,一家人的命运也随着大环境辗转起伏。

第一次不带情绪重温那段历史,却发现阅读间更多的情绪不断涌动:旧时大家庭的多重约束,普通人面对国家巨变的无能为力,某些时期极度压抑的政治环境,特殊时代扭曲的人性,为坚持信念甘愿入狱数十年的“有脊梁”的文人,以及作者历经风雨后找到的幸福。

当然还有无数黑白或彩色的老照片,无数篇少年时语文课文的作者化成具体形象出现在照片上,感觉甚是神奇。

一向对女性作家有种莫名的亲切感:陈丹燕,王安忆,戴厚英,池莉,毕淑敏。她们的风格不同,但文字一样的更加细腻贴近和心灵。

《也是微云》是书里摘录的一首短诗,其实也是一首歌,只是未曾找到音乐。

《三生影像》在线阅读(搜狐读书)

另:碰到一个正牌guru,教导我多多看书好好学习,慢生活,这算是开了个好头吧。

桃金娘

27 9 月, 2009

一向不知桃金娘为何物,某日桃金娘三字却在脑中盘旋不止。短信两位文学青年求解。男文青曰“疑似胡桃夹子剧中人物”,女文青曰“不晓得”。遂求助维基。
e6a183e98791e5a8982
维基说“桃金娘,常绿灌木,属双子叶植物纲桃金娘目桃金娘科。分布于华南粤闽地区,多为野生灌木,花期为七月至八月。八月至十月间成熟,成熟时则变成红色或者紫黑色。桃金娘果实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在优美动听的希腊神话中,桃金娘被尊为爱神阿芙洛狄蒂的圣花。由此而来,希腊古时的新娘们都喜欢佩戴桃金娘花叶编织的婚冠。”

图片上的植物似曾相识,一番细看发现桃金娘竟是儿时爬山时常见的野果。多年后的神奇重逢。。。。。。

秋风渐起,翻箱倒柜地给衣服们换了季—Silk off, cotton and wool on。顺手一并整理了配饰。郁闷地发现使用率最高的项链和耳环都没了踪影,不太用的一些倒是好好地躺在那里。

桃金娘的重逢大概不能每天都有。我于是下了另外一个决心。

很多人的博物馆

26 10 月, 2008

抓住国庆的尾巴和某姐姐去看了国宝展。

听说人很多,没料到竟可以有那么多。

早十点人山人海的首博,切身感受到广大群众对文物的热切喜爱;现场各式相机云集,放在一起恐怕只能用堆积如山来形容:数码的、单反的和傻瓜的。。。。。。

众相机流连于每一个精品,孜孜不倦地在攒动的各种人体部位间歇中前赴后继地寻找着最佳的拍摄角度,还时不时得意忘形地闪上几道寒光,惊起工作人员的一声声尖叫。

不知道有多少照片会在拍摄后真正被众多业余和半业余摄影师记起,得以再次抛头露面,但很明显摄影师们精益求精的拍摄态度在人流高峰期对观众的流速毫无改善。

所谓科技改变生活?不知道博物馆是不是会有一天对照相机说不。

一日之内见识宝贝无数,印象最深的是三星堆纵目面具、《洛神赋图》和唐古琴,确实美不胜收;又有万能的导游器,真真长了不少见识,看着祖宗们留下来的珍宝,幸福指数顿时上升不少。

现场氧气稀缺,观众中却有不少老人、小孩和孕妇,不知道凑热闹算不算一种原罪?

出馆已是午后时分,展厅门外是越排越长等待入馆的人流。攒点幸福指数果然大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