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
某小妞在北京机场碰到了haunting伊多年的ex。
两人竟然同乘一个航班从上海赴京公干,遇见后打了同一个叉头奔向两个不同酒店。
我猜想那是段难过的路程:太多情绪却无从谈起。
传说那是个灵魂出窍命中注定让人无语的breakup,以至于事隔多年我们从来不提。
伊在三陪公务之后预备拉我去叙旧。那个名字注定这将是个充满情绪的单向倾诉活动。
学生时代的痴谈惘语已然走远,就像那些我们曾经彻夜谈论过的人和事。
亲爱的朋友,至少你可以和首都的酒精say hi.
Filed under 在路上 | Comments (3)江南游
绿色的四月有希望和失落,和一段可爱的旅行。
一定下婺源之行,便发现似乎周围每个人都到过这个去处。雷锋们慷慨解囊共享了不少照片、攻略、地图甚至司机信息,于是有了个极好的开头。
周五下班直奔著名的terminal 3, 宏伟壮观和大气现代的建筑很是开了我的眼界。北京似乎在很多方面以加速度赶超不在少数的发达国家。倍感骄傲的同时,十分希望可爱的祖国在社会发展方面也来场大跃进。
话说飞机一到屯溪机场便和约好的司机接上头,趁着夜色第一时间赶赴古村晓起,稍做收拾已是午夜十二点,倒头便睡,一夜无话。
清晨在湿润的空气中醒来,沿着乡间小道漫行,菜地里是星星点点各式花草和此起彼伏的小蛙,有趣得紧。
随着小道深入景致豁然开朗,一条小河向前蜿蜒伸展开去,两岸是古朴的乡间民居,田里有驭牛的农夫,河边则是洗衣做活的村妇。
同行的朋友们掏出长枪短炮大拍特拍,把写生的青年学生也框入了镜头,也不知我们是否也成了伊的画中人。
村中的民居和祠堂虽远不如歙县般精致细巧,却也别有一番乡趣。路上随处可见自得其乐的鸡和狗们,不欺生也不怕人。还有三三两两游戏作乐的顽童,于是一管水果糖很快地见了底。
游毕几人坐在村口聊天吃茶,聊着聊着聊到了河边的竹排上。水光村色相映成趣,不时拂过几阵轻风,一时间大家似乎都被定格在这个静止的惬意清晨。
Filed under 在路上 | Comment (1)再见Moto
略带寒意的淡蓝色黄昏,褪去冬日阴霾,隐隐钩起莫名怀念。
MOTO拆分的消息让人颇有些意外,转眼msn上有人已经挂出Hello Moto, Bye Rola!的招牌,身为员工伊自然更为不舍。
遥想当年有粉丝一气买下三部新上市的SIEMENS6688i,盖因太粉该机型而怕遭遇停产。可惜可爱的SIEMENS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不知放下身段的MOTO明天将会走向何方。
难为通信公司们和我们一样受尽了分分合合的恼人折磨。作为曾经的用户,希望MOTO也早日找到幸福的归宿。顺便保佑在MOTO的同学顺利度过转型期。
手机路线历经三星–摩托–三星–松下–多普达–诺基亚,不算长的几年时间,不算太少的几个手机,分别落得泡水、赠予故人、失而复得、寿终正寝等等下场,而我,再也记不住任何新晋手机的型号。
每个手机似乎都曾经特别,从青葱岁月的可爱小白到现在的内敛小黑。印象最深的是MOTO的某个铃声,三星的fancy外表和多普达的“friends”播放器,当然最特别的还是失而复得的松下小白。她让我认识了活雷锋ABC同学,即便已是久不联系。
再见MOTO! 谢谢你伴我度过的日夜。
Filed under 在路上 | Comments (4)